1、写作背景: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。
(相关资料图)
2、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,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,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,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。
3、《雨巷》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,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、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。
4、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。
5、作者介绍:戴望舒(1905~1950),名承,字朝安,小名海山。
6、浙江杭州人。
7、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。
8、因诗作《雨巷》一度被人称为“雨巷诗人”。
9、著有诗集《我的记忆》、《望舒草》、《望舒诗稿》、《灾难的岁月》等。
10、扩展资料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、清丽诗风的韵致,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,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、抑郁和消沉的特点。
11、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,朦胧恍惚。
12、“我”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,无限的烦忧,但又不愿明说,或者是说不出来。
13、“我”似乎在期待什么、追求什么,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。
14、“她”出现了,这或许是在幻觉中,或者是真的,但“她”的出现是那样地快,逝去也那样地快,一刹那间擦肩而过,消失在前方,“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”。
15、“我”只有自怨自艾,自悲自叹。
16、诗中的“姑娘”,可以认为是实指,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、高洁而忧郁的姑娘。
17、但也可以把这位“姑娘”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,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,对未来渺茫的憧憬。
18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雨巷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标签:
相关新闻
保险时讯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